怀魁网 >中医中药>中药材

矩形叶鼠刺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矩形叶鼠刺

药材名称矩形叶鼠刺

拼音Jǔ Xínɡ Yè Shǔ Cì

别名鸡骨柴、牛皮桐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老茶王、华鼠刺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
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
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矩形叶鼠刺根、花。夏、秋采收。

原形态常绿灌木,高2~4米或以上。叶互生,薄革质,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,长6~10厘米,宽2~4.5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两面均无毛,边缘具疏锯齿;叶柄长1.5~2厘米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8~11厘米;具叶状苞片;花白色,径约4毫米;萼5裂,三角形,宿存;花瓣5,镊合状排列,斜披针形;雄蕊5,长于花瓣;子房上位,2室,柱头微2裂,稀3裂。蒴果长5~8毫米,2瓣裂,几全分离。花期5~6月。果期9~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沟边或山麓路边杂木林中。分布浙江及安徽南部至四川以南各地。

功能主治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作为滋补药:矩形叶鼠刺根二至三两,加白马骨(茜草科六月雪)同煎,早、晚饭前各服一次。治咳嗽兼喉痛:矩形叶鼠刺干花六至七钱,煎汁,冲黄酒,加砂糖,每日早、晚饭前各服一次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矩形叶鼠刺

药材名称矩形叶鼠刺

拼音Jǔ Xínɡ Yè Shǔ Cì

英文名flower of Oblongleaf Chinese Sweetspire

别名鸡骨柴、牛皮桐、老茶王、华鼠刺、银牙莲、糯米树、青皮柴、生死樵、狗萱、女人柴、两面青

出处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虎耳科植物牛皮桐的根或花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tea chinensis Hook.et Arn var. oblonga(Hand.- Mazz.) Wu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根,夏季采花。

原形态牛皮桐 常绿灌木,高2-6m。枝有片状髓。叶互生,近革质;叶柄长1.5-2cm;叶片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长6-12cm,宽2-4.5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边缘密生小锯齿。总状花序生于叶腋,长7-12cm;具叶状苞片;花萼5裂,裂片长三角形,先端尖,宿存;花瓣5,镊合状排列,白色;雄蕊5,1轮,生于花盘边缘下方,花药椭圆形;子房上位,常呈2室,心皮合生,花柱连合,柱头微2裂,偶3裂。蒴果长5-9mm,2瓣裂,稀3裂,几全分离。种子多数,细小,线形,两端尖。花期5-6月。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杂木林中、溪沟边、山坡裸岩旁或林缘路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名地。

性味味苦;性温

归经心经

功能主治滋补强壮,祛风除湿,接骨续筋。。主身体虚弱,劳伤乏力,咳嗽,咽痛,白带,腰痛,跌打损伤,骨折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60-90g,花18-21g。

各家论述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作为滋补药:矩形叶鼠刺根二至三两,加白马骨(茜草科六月雪)同煎,早、晚饭前各服一次。治咳嗽兼喉痛:矩形叶鼠刺干花六至七钱,煎汁,冲黄酒,加砂糖,每日早、晚饭前各服一次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对叶榕

    药材名称对叶榕拼音Duì Yè Rón别名牛奶树,牛奶子、多糯树、稔水冬瓜来源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Ficus hispida L. f.,以根、叶、果、皮入药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性味淡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消积化痰。用于感冒,气管炎,消化不良,痢疾,风湿性关节炎。用法用量

  • 薛氏医案

    ①丛书名。又名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》。明薛己等撰,吴琯辑。初刊于明万历年间。本书系薛己及其父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。其中薛己所撰有《内科摘要》、《外科发挥》、《外科心法》、《外科枢要》、《外科经验方》、《正体类要》、《口齿类要》、《疠疡机要》、《女

  • 黑星丹

    药方名称黑星丹处方曾青半两,杨梅青半两,胡椒青半两,桃花石半两,紫石英半两,白石英半两,硫黄1两,雄黄1两,光明砂1两,黄丹1两,定粉1两,水银1两,生金屑1分,山泽银屑1分,珍珠末1分(上药捣罗入水银,研令细,纳瓶子中,密盖头,以盐泥固济,候极干,以慢火养7日后,

  • 紫泡

    药材名称紫泡拼音Z Pào别名栽秧泡、硬枝黑琐莓、覆盆子、红刺泡、黑托盘、多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. Don,以根、果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。性味根:苦、涩,平。果:甘、酸,微温。功能主治根:止泻痢,祛风止痛,清热利湿,消炎。果

  • 柏叶乳

    药方名称柏叶乳处方人乳200毫升侧柏叶捣取汁功能主治治淋病。用法用量二味和匀,空腹时热服。摘录《经验广集》卷二

  • 枳术汤

    《金匮要略》卷中:枳术汤药方名称枳术汤别名枳实汤(《产育宝庆集》卷上)、白术汤(《证治准绳女科》)。处方枳实7枚白术30克功能主治治水饮内停,心下坚,大如盘,边如旋盘。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分三次温服。摘录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:枳术

  • 高粱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高粱根药材名称高粱根拼音Go Lián Gn别名蜀黍根、瓜龙(《纲目》),高粱七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根。性味《贵州草药》:"味甘,性平。"功能主治平喘,利尿,止血。治咳嗽喘澜,胃气疼痛,血崩,产后出血。①《纲目》:

  • 五爪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五爪风药材名称五爪风拼音W Zho Fn别名五爪藤来源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贵州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舒筋活络,行血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腓肠肌痉挛。用法用量5~8钱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《中药大辞典

  • 金蝉丸

    药方名称金蝉丸处方白术(炒)16两,黄芩16两,山楂16两,莪术(炙)16两,陈皮16两,莱菔子(炒)16两,干蟾(烧)16两,银柴胡8两,使君子8两,麦芽8两,神曲(炒)8两,槟榔8两,茯苓8两,三棱(炒)8两,厚朴(炙)8两,鸡内金(炒)8两,青皮(炒)8两,甘草8两,黄连4两

  • 山黄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黄皮药材名称山黄皮拼音Shn Huán Pí别名假黄皮、野黄皮来源芸香科山黄皮Clausena dentata (Willd.)Roem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。性味苦、微辛,温。功能主治疏风散寒,行气止痛,除湿消肿。主治感冒发热,疟疾,胃痛,水肿,风湿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