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魁网 >中医中药>中药材

海鳗鳔

药材名称海鳗鳔

拼音Hǎi Mán Biào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鳔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aenesox cinereus(Forskal)

采收和储藏:捕后,剖腹取出鱼鳔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海鳗,体长圆筒形,后部侧扁。一般体长50cm以上,大者长100cm以上重达10-20kg以上。头尖长。吻突出,尖端下突如小钩状。眼大,近圆形,眼间隔微隆起。鼻孔每侧2个,前鼻孔短管状;后鼻孔圆形,口大,上颌突出,略长于下颌,两颌牙强大而锐利,均为3行,前端均有大型犬牙,上颌有8-16个;下颌为6-7个,下颌外行牙不向外倾斜。犁骨中间一行有10-15个大扁牙,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。鳃孔宽大。肛部位于体中部偏前。体光滑无鳞。侧线孔明显。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方。有胸鳍无腹鳍。背、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。体背侧银灰色。大型个体暗褐色。腹侧乳白色。背、臀、尾鳍边缘均黑色,胸鳍灰色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,一般水深50-80m。食性贪,常以虾、蟹、鱼类及头足类为食。产卵期在4-7月;南海于6-7月,怀卵量100万万粒,卵球形,径1.6-1.7mm。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。有季节性回游,如福建、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;秋冬南下越冬。

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

性味味甘;咸;性平

功能主治养血止血;补肾固精;解毒。主再生障碍性贫血;肾虚遗精;气管炎;风湿腰痛;痈肿;疮疖;无名肿毒

用法用量内服:研末,3-6g;炖食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对叶榕

    药材名称对叶榕拼音Duì Yè Rón别名牛奶树,牛奶子、多糯树、稔水冬瓜来源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Ficus hispida L. f.,以根、叶、果、皮入药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性味淡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消积化痰。用于感冒,气管炎,消化不良,痢疾,风湿性关节炎。用法用量

  • 薛氏医案

    ①丛书名。又名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》。明薛己等撰,吴琯辑。初刊于明万历年间。本书系薛己及其父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。其中薛己所撰有《内科摘要》、《外科发挥》、《外科心法》、《外科枢要》、《外科经验方》、《正体类要》、《口齿类要》、《疠疡机要》、《女

  • 黑星丹

    药方名称黑星丹处方曾青半两,杨梅青半两,胡椒青半两,桃花石半两,紫石英半两,白石英半两,硫黄1两,雄黄1两,光明砂1两,黄丹1两,定粉1两,水银1两,生金屑1分,山泽银屑1分,珍珠末1分(上药捣罗入水银,研令细,纳瓶子中,密盖头,以盐泥固济,候极干,以慢火养7日后,

  • 紫泡

    药材名称紫泡拼音Z Pào别名栽秧泡、硬枝黑琐莓、覆盆子、红刺泡、黑托盘、多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. Don,以根、果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。性味根:苦、涩,平。果:甘、酸,微温。功能主治根:止泻痢,祛风止痛,清热利湿,消炎。果

  • 柏叶乳

    药方名称柏叶乳处方人乳200毫升侧柏叶捣取汁功能主治治淋病。用法用量二味和匀,空腹时热服。摘录《经验广集》卷二

  • 枳术汤

    《金匮要略》卷中:枳术汤药方名称枳术汤别名枳实汤(《产育宝庆集》卷上)、白术汤(《证治准绳女科》)。处方枳实7枚白术30克功能主治治水饮内停,心下坚,大如盘,边如旋盘。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分三次温服。摘录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:枳术

  • 高粱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高粱根药材名称高粱根拼音Go Lián Gn别名蜀黍根、瓜龙(《纲目》),高粱七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根。性味《贵州草药》:"味甘,性平。"功能主治平喘,利尿,止血。治咳嗽喘澜,胃气疼痛,血崩,产后出血。①《纲目》:

  • 五爪风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五爪风药材名称五爪风拼音W Zho Fn别名五爪藤来源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贵州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舒筋活络,行血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腓肠肌痉挛。用法用量5~8钱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《中药大辞典

  • 金蝉丸

    药方名称金蝉丸处方白术(炒)16两,黄芩16两,山楂16两,莪术(炙)16两,陈皮16两,莱菔子(炒)16两,干蟾(烧)16两,银柴胡8两,使君子8两,麦芽8两,神曲(炒)8两,槟榔8两,茯苓8两,三棱(炒)8两,厚朴(炙)8两,鸡内金(炒)8两,青皮(炒)8两,甘草8两,黄连4两

  • 山黄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黄皮药材名称山黄皮拼音Shn Huán Pí别名假黄皮、野黄皮来源芸香科山黄皮Clausena dentata (Willd.)Roem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。性味苦、微辛,温。功能主治疏风散寒,行气止痛,除湿消肿。主治感冒发热,疟疾,胃痛,水肿,风湿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