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魁网 >诗词古文>里中女原文和赏析

吾闻池中鱼,不识海水深;
吾闻桑下女,不识华堂阴。
贫窗苦机杼,富家鸣杵砧。
天与双明眸,只教识蒿簪。
徒惜越娃貌,亦蕴韩娥音。
珠玉不到眼,遂无奢侈心。
岂知赵飞燕,满髻钗黄金。

吾闻池中鱼,不识海水深;
我看那浅池中摇头摆尾的鱼儿,永远不会认识到海水的广阔渊深。
里中女:穷乡僻壤的女子。里,野里。

吾闻桑下女,不识华堂阴。
看那桑树下的采桑女,永远不会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。

贫窗苦机杼(zhù),富家鸣杵(chǔ)(zhēn)
采桑女在窗下辛苦的织布,富家人家遍身罗绮,夜夜响起捣衣声。
机杼:织布机。杵砧(zhēn):捣衣的槌棒与垫石。

天与双明眸(móu),只教识蒿(hāo)(zān)
采桑女天生一双明亮的眼睛,但因为她贫苦,只能见到野蒿制成的簪子,见不到精致发簪。
蒿簪:野蒿制成的簪子。

徒惜越娃貌,亦蕴(yùn)韩娥音。
有着西施之貌只能幽处野里,有着韩娥之音却湮没无闻。
越娃:指西施。韩娥: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。”

珠玉不到眼,遂无奢侈心。
从来没有见过珍贵的珠宝玉石,所以有一颗纯洁而质朴的心。

岂知赵飞燕,满髻(jì)钗黄金。
哪里知道受宠的赵飞燕,发髻上插满了黄金制成的装饰品。
赵飞燕: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。钗:作动词用。

作者介绍

于濆,字子漪,自号逸诗,晚唐诗人,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僖宗乾符初(约876年前后)在世。咸通二年(681年)举进士及第,仕终泗州判官。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,故作古风三十篇,以矫弊俗,自号逸诗,有《于濆诗集》、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 >>查看作者详细介绍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