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衣将相
史家对汉初将相出身的概括。西汉初年,刘邦的部下除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外,多来自下层社会。如萧何原为沛县主吏掾;曹参原为沛县狱掾;陈平幼年家贫,用席做门户;周勃以编织养蚕用的苇箔为生,并经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萧;樊哙以屠狗为业;灌婴以贩卖丝绸谋生。西汉建立后,这些人都身居要职。如萧何、曹参、陈平先后任相国或丞相,周勃、灌婴都先任太尉,后任丞相,樊哙经常统率大军作战,出将入相。因为这些人当初都出身于布衣,所以历史上称他们是布衣将相。
史家对汉初将相出身的概括。西汉初年,刘邦的部下除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外,多来自下层社会。如萧何原为沛县主吏掾;曹参原为沛县狱掾;陈平幼年家贫,用席做门户;周勃以编织养蚕用的苇箔为生,并经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萧;樊哙以屠狗为业;灌婴以贩卖丝绸谋生。西汉建立后,这些人都身居要职。如萧何、曹参、陈平先后任相国或丞相,周勃、灌婴都先任太尉,后任丞相,樊哙经常统率大军作战,出将入相。因为这些人当初都出身于布衣,所以历史上称他们是布衣将相。
四卷。清胡元直(1853-1893)撰。胡元直,字子正,湖南湘潭人。光绪十一年(1885)拔贡,候选教谕。死后其门人私谥为“端敏”。元直为胡锡燕之子,锡燕尝受学于番禺陈澧,督教诸子甚勤。故元直与其兄元仪、元常,弟元玉皆通经学古,学有渊源。而元直词章之学尤著称于时,与兄元仪同见赏于湖南学使朱逌然,同科选拔,传为士林佳话。是编凡四卷。第一卷为癸甲试赋。第二卷为介堂经解。第三卷为介堂诗词。第四卷为介堂文
声音嘈杂。元稹《董逃行》:“董逃董逃董卓逃,揩铿戈甲声劳嘈。”
读音:gōng chē秦桓公子针,字伯车,后世别为公车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①不惜,不看重。布燮《听妓洞云歌》:“嵇叔夜,鼓琴饮酒无闲暇。若使当时闻此歌,抛掷《广陵》都不藉。”②不依靠,不凭借。罗虬《比红儿诗》之四三:“只如花下红儿态,不藉城中半额眉。”
清僧。浙江嘉兴人,字素清,号瞎漏。俗姓姚。落发于峡石怡云庵,晚主海宁惠力方丈。能诗,善画兰。
四卷。明彭教(1436-1480)撰。彭教,字敷五,号东泷,吉水(今江西吉水县)人。明天顺八年(1464)进士第一,授翰林院修撰,进侍讲。著有《东泷遗稿》。是稿凡四卷,其中诗文多为应酬之作。据集前李东阳序称“敷五年仅四十余(而逝),编摩考校之外,无由自试,而文又不尽其蕴”。可知彭教二十六岁举进士,为翰林修撰间多为政府考校典籍外,自己并无更多暇时写文赋诗,因此于诗文并非其倾力之处,不过时有应酬之作而
官署名。即右领军卫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右领军卫。
读音:Xīmò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部落名,后以为氏。其注云:“(金)穆宗时,锡默部长赫水颇内附,先遣其子宁嘉从间道送款,自与勒端合军攻降诸部,因领其众来归。”
监狱名,属廷尉,掌囚禁犯罪官吏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宣帝恶之,下广汉廷尉狱。”参看“廷尉”、“廷尉诏狱”条。
宋江阴人,字叙之。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。历知常熟县,劭农劝学,擢良摘奸,有政绩。理宗绍定中为司农丞,出知武陵。以直宝章阁致仕。卒年五十。